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的具体体现,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实现,事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事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023年,海东市两级人民法院党组紧紧依靠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聚焦综治大局、兑现最实和创新赋能,做深做实执源治理和能动执行,实现执行案件质量、效率、效果同步提升。
2023年,海东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107件,占全市各类案件受理总数的29.71%,同比上升40.56%;执结9037件,同比上升44.66%。
聚焦综治大局
延伸执行“广度”和“深度”
持党的领导是攻坚克难的根本保障。海东市两级人民法院以“党建+执行”为前导,配合党委政府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坚持综合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实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海东市两级法院始终在深化执行难源头治理上积极探索,着力推动执行工作在前端创新发力,促进执行案件提质增效。
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推进诉前、诉中财产保全工作,通过督促履行义务前置至审判阶段,审判部门在送达裁判文书时将法律文书生效后不及时履行的相关法律规定以附件形式向当事人告知并送达,督促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量。
执行积案不仅是人民法院审执工作的“痛点”,也是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堵点”。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加大对执行案件的流程管理和工作管控力度,及时开展执行领域清理积案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和执行案件清理积案专项活动。针对长期未结的案件限定办案期限,对超长期未结的案件下达督办通知,剖析问题原因,作出整改方案,做到逐案落实。2023年,化隆县法院共化解超长期未结案件14件,其中涉及化隆县人民政府的超期未结案件已全部化解,做到了涉党政机关案件全数清零。
“法官把我的事情真正放在心上,我对处理结果心服口服,不再申诉信访了。”2023年10月20日,再审申请人徐某在撤回再审申请书上签字捺印,一件民生小案信访得以高效实质化解。
执行信访是当事人满意度的“晴雨表”,不但需要执行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也需要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其难度相对大于普通执行案件,而海东市两级法院2023年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了100%,数字的背后是一系列高效机制和有效经验。
针对执行案件中当事人不理解、不配合、不信任等问题,海东市两级法院执行局形成专门台账,结合执行局局长接待日活动,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通过运用教育、劝解、协商、疏导以及法治规范、舆论引导、心理调适等方法,让信访人从“牛角尖”中走出来,理性对待信访纠纷,自觉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
聚焦兑现最实
彰显执行“力度”和“温度”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人民法院只有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快执、强执、善执”为着力点,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海东市人民法院有财产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8.73%,全年共执行到位资金11亿元……
海东市两级法院用更短的执行时间,让更多真金白银装进了当事人口袋。
“你好,我是海东中院执行局法官,你的家属涉及一起合同纠纷案,并且长期躲避执行,请通知他配合我们的工作,按期如数履行义务……”2023年6月5日,海东市中院“金融利剑”集中执行现场,执行法官向躲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家属释法明理。
当前,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逃避执行仍是执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强制执行力度依然是执行工作的重心和主线。海东市两级法院灵活融合情、理、法,形成“打击一批、震慑一批、带动一批”的有效格局。
对有履行能力的,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明理,劝导督促被执行人当场履行;对暂时无力支付的,加强沟通疏导,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态度恶劣、逃避、抗拒执行,无视法律权威的,依法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对隐匿财产拒不履行义务的,依法扣押、查封其名下财产;对长期在外去向不明的,通过亲属多方联系,督促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对恶意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拒不报告财产、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依法纳入失信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
乐都区人民法院凌晨出击,历时13个小时顺利执结6件劳务合同纠纷案。平安区人民法院开展“春雷扫赖”集中执行活动兑现大会,集中兑现执行款1062万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件长达26年的终本案件。2023年,海东市两级法院终本案件合格率均为100%。
一个个案件背后,是海东市两级法院向人民的庄严践诺。
涉案财产的处置,作为刑事财产案件执行的关键环节,一直是执行实务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人员及家属存在“坐牢不赔、坐牢代罚”的错误思想。确保涉案财产有效“见底”,既关系到法律权威的树立,也是关乎受害人切身利益的民生要事。
海东市两级法院执行局通过增加对被执行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财产的线下查控,彻查被告人财产线索,穷尽对涉案财物的查控措施,对发现的财产依法及时处置。同时,积极联系当地街道办事处及当地村委会,配合协助办案法官深入被执行人的家中,向其家属释明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以及财产刑履行有助于被执行人减刑、假释等政策规定,积极争取其亲属主动代为缴纳罚金的退缴(退赔 )违法所得。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在院“雷霆2023”职务犯罪案件执行活动中,对近期涉职务犯罪涉财产刑案件立案执行。在扫黑除恶“回头看”百日攻坚行动中,循化县法院按照“十个过一遍”要求,对涉黑涉恶案件的被执行人及家属全部进行回访,共执行到位罚金2.3万元。
聚焦创新赋能
提升执行“速度”和“精度”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公正高效司法的需求,人民法院只有深度激发司法体制改革红利,借助数字化手段释放执法司法生产力,才能促使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海东市两级法院通过革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缩短办案周期,加强对网络查控、司法拍卖、案款发放等关键流程节点的管控,确保在最短时限内完成。抓好案件繁简分流,通过快速、精准分案,实现“简案快执、难案精执”。优化资源整合,推进执行辅助人员集约化管理、执行事务集约化办理,从而实现执行工作规范化,提高办案效率。
海东市中院充分发挥执行工作“三统一”机制作用,提级执行、协同执行疑难复杂案件;统一调配海东市执行力量,开展涉金融、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通过督导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力促执行案件规范高效办理。
“去年2月,我们找公司要了三四回工资,对方一拖再拖,一直拖着不给工资。”申请执行人文某说:“本来以为要很久才能解决的工资问题,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仅用15天时间就帮忙要回了17683元的工资。”
文某口中的执行服务中心,是2023年7月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揭牌成立的青海省首个“一站式”执行服务中心。
该中心是互助县法院结合其“执行利剑”党建品牌,不断改革创新,挂牌成立的集一体化管理、分段式实施、便民化服务于一体的执行平台,实现了从立案服务、案件查询、文书送达、网络查控等环节进行分段集约化办理。中心成立后,互助县法院执行案件结案平均天数减少17.04天。
以往“一人包案到底”的办案理念已无法适应当前执行现状,执行队伍的结构优化迫在眉睫。民和县法院结合实际,持续优化团队模式,改变过去执行案件权责不明、案件裁判执行集中到法官的问题,将案件的执行实施权分配给各承办人,各承办人承担案件的主体责任,具体实施网络查控、传统查控、强制措施等环节,案件办理权责更加清晰。各团队负责人监督案件数据,统筹、协调车辆及人员调度,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
解决执行难,仅靠法院“单打独斗”难以成势。
海东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作用,及时将失信人名单发布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各成员单位根据自己的职能,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查人找物、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代表资格、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实施审查,联合惩戒。
“这个案子的案款发放快超期了”“有几个案子马上就可以结案了”“当事人在内地经营拉面馆,可以网上委托当地法院办理”……
近年来,“网上见”成为海东市两级法院执行干警的热词。信息化办案不仅是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办案思维模式,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离不开“智慧”加持。
海东市两级法院聚焦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目标,紧握“互联网+”技术为破解执行难问题提供的发展契机,采取以科技促执行、促协同、强管理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提升执行工作智能化水平,打通“线上执行最后一公里”。
乐都区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管理平台为依托开展信息化工作。全年通过执行指挥中心管理平台委托系统协助外地法院办理事项委托210件,向外地法院发出事项委托237件,解决了部分外地当事人的财产调查、异地财产处置的现场评估等问题。
平安区法院加大对“智慧执行”APP的使用,做到案件信息及时录入,取证方式灵活,执行过程记录完整,执行信息进一步公开。强化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节点管控,对所有案件在节点期限内及时完成对被执行人存款、车辆的查询任务,对查出有财产的及时控制,确保案、人、财情况实时“在线”。
过去一年硕果累累,新年钟声敲响征途。
2024年,海东市两级法院执行系统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之姿、更加饱满的精气神,以“质效双优”的执行答卷服务保障海东社会经济大局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