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海燕一行到乐都、互助两地法院调研督导诉源治理工作。先后到乐都区汉庄、高庙、洪水、碾伯法庭,互助县五十、东沟、台子、双树法庭,现场察看了法庭基础设施建设,详细了解人民法庭开展诉前调解、推动诉源治理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座谈会上,吴海燕院长分别听取了乐都、互助两地法院审判执行及诉源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两地法院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指标全省滞后的现状,重点围绕诉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调解员力量配备不足、条线指导在线调解培训少、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运用能力弱、引导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和行业调解力量发挥不力、多元解纷机制欠缺以及宣传引导力度不大等诸多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同时,对今后不断优化工作措施,抓实诉源治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实能动司法。要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结合“质效双优”竞赛活动和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把开展诉前调解,推动诉源治理工作作为落实“能动司法”的有力举措,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紧盯核心指标,层层传导压力,积极主动作为,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确保法官集中精力审理疑难复杂案件,做到繁案精审,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精准落实。
二要精心研判剖析,提升审判质效。要高度重视最高院、省高院考核数据通报,科学研判审判质效运行态势,逐项研究新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通过指标升降与横向对比,重点聚焦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等短板弱项,院庭长要靠前研究、靠前指导、靠前督办,压实责任链条,强化“一岗双责”,审判理念再优化、机制建设再细化、质效意识再强化,提高诉前调解分流成功率,降低同期一审新收案件增幅率,全力确保各项考评指标值处于合理区间。
三要靶向发力攻坚,深化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人民法庭和驻村调解室,扎实推进“能动司法+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通过诉源治理实质化解矛盾争议,减少当事人诉累。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推进“三进”工作持续发力,强化人民法庭与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搭建社会共同参与基层矛盾多元解纷工作格局,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化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