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要闻
把法中大爱送进百姓心间
分享到:
作者:民和法院  发布时间:2021-04-22 15:04:13 打印 字号: | |

每当她看到白发老人从她的手中拿过赡养费,

愁苦的面容换上开心的笑颜时;

每当她看到那些拿到了自己血汗钱的民工,

满心欢喜地向她道谢时;

她的心里都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

她想,也许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今天要巡讲的主人公名叫李静,土族,生于1966年,中共党员,1985年12月参加工作,1994年4月调至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现为民和县法院速裁团队四级高级法官、青海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多次被省、市、县三级法院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法官、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优秀公务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法制副校长,调研先进个人。2017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2021 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为了老百姓的事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是她常常要求自己的信条。她是一名在基层法院默默奋战了20多年的“老法官”。回首在审判岗位8000多个的日日夜夜,除了办结数以千计的案件留存心底外,依然丝丝感动的是那些充满期盼的眼神和那些一声声的“谢谢”。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将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理念融入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去,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从1994年至今,李静在民和县法院刑事、民事审判一线工作,在李静看来“法院就像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回收站,老百姓来找你要个说法,解决好了,群众的满意多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每个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你站的正、断的公,付出真情,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在审判生涯的二十多年来,李静积极探索提高审判质效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充分运用繁简分流的审判方式,加快办案速度,办理了大量复杂疑难案件,努力书写着公平正义。

工作上她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早在2005年,当时,民和县法院马营法庭的工作像一盘散沙,人不思进,工作落后,院里考核连年倒数。依照院党组的安排,李静毅然决然到条件相对艰苦的马营人民法庭工作,第一次挑起了工作的大樑。马营辖区山大沟深,少数民族聚居,案件处理相对困难,工作量大。在到任的一年时间里,她坚持学习工作两手抓两手硬,鼓励干警转变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终于从后进法庭一跃成为先进法庭,当年受到了院党组的表彰奖励。在该法庭的四年多时间里,法庭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还被评为青海省青年文明岗,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县院的优秀法官、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2010年,因工作需要,她被院党组安排到川口法庭担任庭长,川口法庭是县城区法庭,条件相对较好,但案件是基层法庭中做多的一个,年案件受案数常达500余件。在四年的时间里,李静和其他5名干警以庭为家,常常加班加点,率先开展司法责任制试点,量化工作,责任到人,肩负全县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打造了全市指导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市政法委还组织进行了观摩学习。法庭的结案率、案件质量也是一直在全院基层法庭领先,考核名列前茅。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在民一庭、审判监督庭、刑事审判庭,她一直是一个恪尽职守的消防队员,奔赴在工作的前沿,有人形象地称她为民和法院的“救火队”。

2018年底,作为刑事审判庭庭长的她,不仅要抓好全盘工作,还要抓好扫黑除恶案件的审理。院党组为了抓紧审理扫黑除恶案件,赋予她艰巨的审理任务。她即刻调整心态,进入紧张的案件审理工作。初到刑庭,她办理的第一起案件是冶某等11人聚众斗殴案,该案案情复杂,被告人又多,一时让她感到压力山大,为了使案件如期审理,她暗自给自己鼓劲打气,争取大量的时间,多次来回奔波,与公安、检察机关进行了沟通,晚上又认真审阅厚达数卷的卷宗、备注庭审提纲,早来晚归,加班加点,最终案件得以顺利结案。与此同时,审理首例涉恶案件的重任又压到她的肩上,由于是首例,与公安、检察沟通是少不了,阅卷更是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白天处理庭里常务工作,下班后才有时间进行阅卷,由于该案案卷多达数十卷,每天晚上都要看到深夜才回家,双眼经常通红,太晚打不到车时,就由院门卫小杨骑着三轮电动车将她送回家中。她是一个慢性病患者,夜晚刺骨的寒风好几次都吹成了重感冒。首例涉恶案审理室时,正值冬春年交,她主动放弃了双休和年休假、放弃了春节假期,放弃了与子孙团圆,备战案件审理。为了开庭时提正精神,从不喝咖啡的她,不顾对身体的伤害,每次加入大半碗咖啡充饮。由于经常开庭,有时膀胱炎老毛病就会犯,为了保证案件顺利审理,她垫着尿不湿坐在法台上审案,精心竭力使案件圆满审结。

作为法官,她不仅注重案件效果,而且还十分注重社会效果。在刑事审判庭工作期间,李静还审理过这样一起案件。该案是全省首例因控辍保学而引发出的婚内强奸案。受害人马某(女)案发时还未满14周岁。2017年6月,马某通过QQ认识了王某,两人以男女朋友关系相处。后经双方父母商议,马某父母接受了13万元的彩礼。同年9月,王某及其父母在明知马某未满14周岁的情况下,仍将马某带到天津打工。打工期间,王某与马某多次发生性关系,致马某怀孕。最终,在李静的主审下,王某和王某父母、马某父母都被判处了刑罚。一审宣判后,被告人不服,上诉至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后,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依法维持了原判。她说,“本案的发生是由于双方父母缺乏法律知识,沿袭陈规陋习才导致了这样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案件”。作为一名妇联工作者,该案审理结束后,她又考虑到被害人本身是个孩子,又生了一个孩子,没有经济收入的她该如何抚养这个孩子?她便主动联系民和县妇联,并以多种方式打听到他们一家已经举家搬迁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并与受害人加了微信,主动以微信支付的方式,为他们寄去了1000元帮扶金。

2019年,此时她已在院速裁团队工作,每年审理民商事等案件100余件,在肩任繁重审判任务的同时,她还肩负全院妇联和辖区学校法制副校长工作,并担任青海省妇联兼职副主席。但她从未被任何工作中的苦和累压倒过,依然飞蛾扑火似的工作,但大家一提起她的工作成绩,她总是说:“我的一切成绩均得益于党的培养,院党组多年的培养支持及全院干警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对于这些她表示由衷的感谢、感恩”。

“法是一种大爱,爱这世上每一位需要保护的人,法官就是这大爱的执者。”

身为一名党员,李静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满腔热忱都奉献给人民群众,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亲可信的好法官。

在办案过程中,李静始终以真心、真意、真诚善待每一位当事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始终摆正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天平,始终认真践行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的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十多年来,坚持依法办案,从不与当事人和律师进行不正当的接触,不接受请客吃饭、不接受钱物,所办结的案件无一重大改判、发回重审,无一上访缠诉。与老百姓亲里相处,力所能及地从微薄的工资中帮扶许多案件困难当事人、老人和学生,以法官的恻隐之心贴近人民群众。2010年,她办理了一起赡养案件,由于是父子,她想办法进行调解,最终父子间为10元赡养费未达成协议,于是她想,为10元钱达不成协议,进行判决,势必使父子矛盾激化,故自己主动承担原告每月的10元赡养费,最终使案件得以顺利调解。事后她考虑到老人生活困难,就每年一次性给付200元至2014年老人离世。老人曾感动地说:“我没有生养你,你却胜似我的儿子”。

在老百姓眼里,法官的面孔往往是严厉的,甚至是无情的,但她却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法官大姐”、“法官阿姨”,有什么纷争挣着或点名让她调解。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中国大地。李静十分关注身处一线的防疫人员,想方设法为抗击疫情出钱出力。得知可以缴纳特殊党费助力疫情防控,她向院党组织缴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又以个人名义向民和县委组织部交了2万元特殊党费。同时,还陪同省妇联、县妇联领导探望慰问了我县十名援鄂医护人员的家属,以个人名义给他们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给川口镇社区防疫工作者送去价值1000元的慰问品。疫情防控期间,慰问结对帮扶户和我院坚守在疫情防控卡点的一线执勤人员,给莲花台疫情防控点送去价值600余元的慰问品,给结对帮扶户和十多名困难群众送去现金、慰问品和价值1000余元的口罩。

在二十多年的办案生涯中,李静还主动为困难当事人送去温暖和关爱,积极帮扶困难当事人,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电褥子、衣物等生活用品,还给有的当事人买过车票、付过饭钱、付过住宿费,替癌症患者交党费,还替困难大学生交学费。2010年,我院同事李某的妻子患有尿毒症后,她主动担负帮扶任务,坚持每年送去1000元帮扶金,十多年从未间断过。她说这些年究竟帮助过多少人,具体花了多少钱,自己也说不清。但是她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将党员的重任牢牢的扛在肩上,用心尽力的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实在事。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她的家庭也是普通的,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中她患上了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家中一个独生子,很是优秀,是前些年民和县理科高考状元,如今就职于某中企智利分部,家中还有91岁的母亲和患有抑郁症的弟弟需要照顾。提起儿子,李静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

她常说,“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责任,就是要有超过普通民众的道德和良知。”她一直要把“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办案”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准则。

法院审判工作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李静接触的当事人有数以千计,无论当事人送礼,还是亲朋好友说清,她始终坚守法律的底线,二十多年来无一投诉。在齿轮和麦穗辉映的天平下,她用热情和真诚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档案。维护了司法公正,树立了司法权威。

工作之余,她还对自己所办理的各类案件进行总结分析,认真开展审判调研,这已经成了她的另一种工作习惯。多年来,她撰写100余篇通讯、案例分析及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在国家级、省级和地级刊物发表,既充实了业余生活,也指导了审判实践。

情法辉映,曲直可鉴。李静以对审判事业的热心、对人民群众的真心、对困难群众的诚心得到群众的认可,维护新时代法官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光辉形象,始终体现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展现了人民法官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苏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