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前习惯性的看了下时间,2021年3月24日,这一年的进度条已过四分之一,顿感时光如白驹过隙,原来自己参加工作已十五个年头,选调生考录到民和县人民法院也已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离开家到不同的地域、感受不同的乡音,从事与以前不同的工作,我却拥有同一颗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心,一份“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的热情。
十一年间,从院办公室到民事审判第一庭,从政工科到审管办,从普通党员成长为院党总支副书记,从大学生村官成长为审管办主任,我内心充满感恩。身份和环境的改变,让我把最初的不适应转变为对自己的挑战。2016年11月我从民事审判第一庭调入审管办,说实在话,那时候感觉审管办在法院中不是主流部门,永远站不到C位,失落感是真心有的。然而,真正投入到工作中,才发现审判管理是法院这座殿堂中永远无法取代的框架,是法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促进审判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更是肩负着推动信息化审判管理的重任。从我院作为司改试点开始,审管办必须为 “互联网+”司法公开新常态做好铺垫工作,我深刻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是压力也是动力,是挑战也是机遇,“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必须全情投入,让审管工作条理明晰,进展有序。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起初信息化工作毫无头绪无章可循的局面,起初看着网络不畅屏幕上转呀转的圈圈,起初每一份通报名单里的刺眼,起初要改变旧模式招致的怨言,我也曾退缩、也曾不理解,有时自己也有一些情绪,但分析沉思一番,这并非个性现象,而是一种共性,是整个法院系统处于改革阵痛期的共性。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相信每一种成长都是“蚕蛹破茧”,四年间, 从每一页案卷上传到电子卷宗百分百的覆盖面,从每一篇文书、每一场庭审、每一项诉讼流程公开到查阅时的轻松方便,从每一个案件节点到电子归档的流水线,从个别老法官的“一指禅”到卷宗应用的“左看右写”,从举步维艰到现在即将到来的全部工作网络化的实现,我也在工作中接受洗礼和锤炼。我感谢这样一个时代,它让我有幸成为基层法院推动改革前行的一员,我虽没有走现成的坦途,但深感修路的过程远比走路更有意义。
西沟乡大山的小村庄里,我秉承“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信念,徒步走村入户,只为给乡亲们带去“青海移动微法院”的便捷福利,每注册成功一位用户,我就感觉播下了一粒智慧法院的种子,我耐心细致的讲解,手把手的教授操作流程;疫情期间的看守所里,我带着接通远程提讯系统的任务,寸步未离坚守十几个小时,只为能看到审判庭和看守所同步的声音和画面,每一次镜头对焦杂音的消失,我就感觉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第一次在全市法院系统连接成功了远程提讯,信息化技术在疫情期间显担当。省高院信息化培训的小机房里,我是信息化培训学习班的“服务员”,积极协调耐心周到一呼必应,只为审判一线的领导同事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真正凸显减轻法官工作负担方面跨越发展的显著成效。每一个数据的优化、每一项技能的掌握、每一个法官因我们的帮助而进步,每一次法院以一种更公开、公平、公正的姿态让群众对审判执行的公信力评价进阶的时候,也是我感觉最满足的瞬间。审管工作给我的,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一种价值被认可的精神成长:我曾多次代表我院和院党支部在地区法院和县委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2020年,更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和县人民法院审管办被评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先进集体”。
智慧法院建设构建庞杂,专业性太强,越干越感觉到自己生出一种“本领恐慌”,但是我坚信蹉跎莫以韶光老,吾生有涯学无涯,回望前路,短暂而漫长,感谢时光,感谢我经历的人与事,我想自己的每一个现在都能比之前更好一点,这不仅是物质条件更好一点,路更顺一点,而且也想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能看到多一点以前不了解的世界。我相信人生总会有那么一个高光时刻,会站在属于自己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