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河,不疾不徐地流向未知的远方,写一些经历,谈不上故事。当我一点点地把梦想深深植根在法治理念、审判活动和执法办案的土壤时,陪伴我的不只是浅浅的胡须,还有常常萦绕在心头的“法官梦”。
我叫马建云。七年前,我怀揣着一个乡村青年的法律梦想从河湟谷地那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出发,远赴新疆就读法学专业。毕业后回到青海,便任职于一家律所,工作稳定,生活平淡,工资略有盈余,但“法官梦”依旧是我心中的“结”。2017年,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放弃高薪的律师职业,去追寻孩童时法官梦,做个现代“包青天”。几经波折,我于2018年考入了民和县人民法院,就这样踏上了追梦的旅途。
初进法院,我被分配到马营法庭。恰巧,马营也是我出生的地方。重回故地,儿时的记忆犹新,那时的马营街道无序摆放着村民挑来的农产品,四处的叫卖声显得嘈杂,法庭深处也时有对簿公堂的吵闹声。如今,我又多了一个角色,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的心愿也更为迫切。当时,马营法庭工作人员只有两名审判员和我,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情绪激动的老乡,初出茅庐的我压力山大。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我放弃业余时间,尽可能的多写调解、庭审记录、整理案卷、草拟裁判文书,那段时光,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经常上午开庭,下午写判决,晚上与大家围炉夜话,共商案情,甚至夜里的梦都是关于案件的。次日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案件和新的挑战。生活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有的只是平淡和充实,还有结案后当事人那深情感激的眼神。
之后,我又被调到民事庭工作,正式担任法官助理。每当庭长和法官们将各类案件交给我,让我学着草拟裁判文书时,我深知他们的用意,倍感责任重大。两年多来,我不敢偷懒、没有懈怠,我每天把自己逼得像个陀螺,快速地旋转,以适应逐年攀升的案件量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回顾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只有“常道案前俗事忙,不负群众不负法”。面对每一个案件,我都本着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调解,认认真真草拟裁判文书,虽然许多案子标的额不大,也就几百块钱,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我必须严谨,必须公正,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500多个夙兴夜寐的付出,让我的工作成绩有了质的飞越,2019年我被评为了全院先进工作者。
追梦的同时,我积极响应和服从院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参与扶贫工作。虽然能力有限,但我经常会购买米面油、生活用品和牛羊肉去看望贫困户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平时,还通过微信与他们经常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和需求。闲暇之余,还会和他们一起干干农活,或者给他们讲讲党的好政策和法律知识,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合法致富、依法脱贫,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经过一年多时间,帮扶对象一家终于脱贫,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回顾这段扶贫时光,让我觉得有幸参与到另一个陌生的家庭当中,与他们一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手拉手奔小康真的挺好。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样的时光,这样的经历,时常浮现在眼前,终生难忘。
小人物也有大梦想。青年作家刘同曾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写道“有些承诺如一根针,毫无重量,却凛冽锐利,能直挺挺地插进每个人心里。”如我一样被梦想折腾够呛的年轻人,不乏其数,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和执念,依旧选择坚持。作为法官助理的我,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不懈奋斗着,不为案件多且复杂而烦恼,不因压力大责任重而退却,这是我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坚持下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