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安区人民法院沙沟法庭全庭干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司法工作,积极引导法庭干警树牢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学会和善于做群众工作,不断提高把握乡情民意的能力,自觉把群众工作融入到执法办案之中,使司法工作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情、关注民愿、服务民生、保障民利。他们经常奔波在大山深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通过假日法庭、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就地办案等形式将一个个贴心暖心、为民惠民的便民举措延伸至百姓身旁,把一缕缕司法关爱、司法温暖注入群众心间。
立案,不分节假日
近日,沙沟法庭胡亚宏法官接到一个电话,“胡法官,我是沙沟乡候家庄村便民诉讼联络员老徐,我们村老沈说他借出一笔钱快两年了,对方不认账了,想立案,你明天有空吧?”
“好的,明早九点法庭见。”尽管第二天是周六,胡亚宏法官还是习惯性的回答。
第二天,沙沟法庭受理了该案。
这是我院沙沟法庭为方便群众诉讼而特别开设的“假日法庭”。这个仅有5名工作人员的法庭,管辖着3个回族乡,37个行政村,2.4万多人口,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人员多,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长里短,矛盾纠纷,沙沟法庭公布了便民诉讼联系电话,尽量利用节假日解决婚姻家庭、邻里矛盾、劳务报酬等纠纷。立案,则不分节假日。
“不仅是我,还有桑昂村的林老汉,无论原告还是被告,我们都感谢法庭。”老沈说,“十里八村的很多群众都是‘假日法庭’的受益者。”
“及时化解农民群众的矛盾纠纷,是我们的心愿,我们在法庭工作,哪能分得清节假日,哪能顾得上节假日。”虽然辛苦,但“假日法庭”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胡亚宏自豪的说。
送达,不分风霜雨雪
“我的地咋办?我的损失咋办?我还没告他呢,还想告我?”近日,古城乡木场村的曹某因同村村民李某放水浇地,不慎淹了曹某种植的洋芋地,双方发生口角后曹某一时冲动将李某打伤,成了被告的他觉得委屈,便与法庭干警玩起了“躲猫猫”。法庭干警多次找他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均无果。
“我本来对当被告挺抗拒的,但真没想到法官在下着漂泊大雨的夜晚还能把传票送来。”面对法官的风雨无阻和耐心劝导,他信任理解了法官,同意按时到庭参加诉讼。
近日,来自互助县、湟中县等地的4位农民工来到该院沙沟法庭,要求起诉工程包工头石某某给付拖欠他们的劳动报酬。沙沟法庭的办案法官热情接待了他们,并详细听取了他们的倾诉。
原来,2018年6月李某某等4位农民工经人介绍到平安区古城乡古城村个体老板王某某承包的一建筑工地务工。从事该工地一栋楼的水暖安装。同年9月底,李某某等人按期完成了安装工作。但工程完工后,王某某除支付给李某某等人部分劳务工资外,剩余18000.00元劳务工资未给付李某某等人。经李某某等4位农民工多次索要,王某某给他们出具了欠条。之后,王某某便不知去向。近两年来,4名农民工为讨回劳务工资,多次奔波平安区寻找王某某,但始终无果。无奈之下,4位农民工将王某某诉至该院沙沟法庭。
在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后,为尽快帮助农民工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办案法官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费尽周折于2020年4月12日联系到了王某某。并在寒气逼人的当日,给王某某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第二天,办案法官便召集双方当事人来到了沙沟法庭,及时进行了庭前调解。调解中,适时以案释法,对王某某做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王某某当庭支付了拖欠4位农民工的劳务工资18000.00元。
当李某某等人当庭拿到王某某给付的18000.00元工资时,紧紧握着办案法官的手激动的说“感谢你们帮了我们的忙,为我们讨回了用辛苦钱!”。
审理,不分庭内庭外
坐在农家院落,挂起国徽,找来几张桌子和凳子,一个简易审判庭很快就在农家小院搭好了。随即法官胡亚宏、法官助理赵豫晶、书记员李继福和原告朱某某及老伴、被告老两口的儿子朱某纷纷就座,各坐一席。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庭审就这样开始了。这就是沙沟法庭法官胡亚宏的办案现场。
沙沟乡仲家村的朱某某已年逾80岁了,患病多年,老伴亦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生活困难,两位老人就瞻养费问题要起诉儿子朱某,由于行动不便,又不会写诉讼文书,一直犯愁怎么打这场官司。
在辖区司法所的帮助下,朱某某夫妇的案件起诉到沙沟法庭,胡法官得知朱某某夫妇的情况后,二话没说,让法警背上国徽,拿上法槌,带上书记员就来到了朱某某家,就地进行了开庭。
“主动上门办案对一些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来说,不仅既省时又省力,还让他们舒了心,顺了气。”经常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的胡亚宏法官认为这种“接地气”的巡回办案方式有利于化解农村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在炕头办案能拉近与百姓的距离,有时候,唠唠家常,事情就能解决了。这小小的便民举措不仅有法官的良苦用心,更有百姓的期待。”胡亚宏认真地说。
调解,不分诉前诉后
“胡法官,我已把医药费转到了对方的账户上了。”5月8日,胡亚宏法官收到马某的微信后高兴地说,“又一起案件诉前调解成功了!”
近日,平安区沙沟乡沙沟村两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玩耍时,小马误伤了小韩的眼睛,双方的家人因为支付医药费的问题闹到法庭。法官了解情况后,得知小马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便用微信与小马的父母进行了多次沟通。
微信在异地间传递,信任也在百姓心中发芽。经过几番沟通,办案人员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法官用微信和我对话,就像家里人聊天一样,很亲切。”小马父母通过微信表达了对法官的感谢之情。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无论是‘假日法庭’、‘巡回办案’、‘就地开庭’,还是进村入户办案,电话、微信沟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方便辖区群众。”
党组书记、院长白守超一语道出沙沟法庭便民服务的工作理念。